以下是我教授的一些课程。


心理声学

本课程介绍我们是如何感知周围的声音世界的,内容涉及众多交叉学科,如:音乐、生物、生理、心理、物理

等。我们主要讨论人类听觉系统是如何处理接收到的声音信息的,不同的声音属性是如何转变为我们大脑中的听觉感受的,如:响度、音高、音色等。课堂上会有很多有趣的音频演示,以加深我们对于这方面理论的理解。


声音感知

本课程是《心理声学》的后继课。学生会设计心理声学实验,参与其他同学的实验,以及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本课程的实验部分提供学生测量他们本人的心理声学参数的机会。另外,本课程的理论部分还会介绍声音和音乐的高阶处理过程。


听觉研究(听觉生理)

这门课向学生介绍人类听觉系统的生理知识、以及听力损伤及保护的必要性。作为在从事音频职业人士,理解我们的听觉系统是多么的复杂和精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了解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注意到由于环境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本课程的前半部分介绍听觉生理,强调对于听觉系统机理的理解,包括从外耳接收到声音信号,一直到神经脉冲传入大脑的全过程。以这些生理知识作为基础,本课程的后半部分介绍听力损伤及其保护。


应用声学研究(音乐声学)

这门课介绍音乐声学的基本知识。音乐声学是一门涉及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科。通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各种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机理和录音技术,以及音乐理论(如:律制等),本课程提供了对于音乐表演以及录音艺术的科学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音色的物理机理,从而可以在今后的录音、扩声以及音乐表演中更自觉地应用这些知识。


声学测试(一)

对于声音环境的测试对于声音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成败。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测试工具和技术,这些方法非常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不同的测试环境和条件。课程内容涉及了大量的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对于精确测试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测试方法和理论内容的理解。


声学测试(二)

本课程是《声学测试(一)》的后继课。学生在本课程中要在一学期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的测试项目。我们会定期地检查学生项目的进展。在学期末,每名学生都要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测试成果,成绩的评价由测试项目的选择、测试数据的质量、以及结论的严谨性决定。


振动导论(含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授课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振动理论、实验分析、以及振动控制的方法等。授课内容包括机械系统的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尤其强调转动机械、噪声隔离和噪声控制等应用领域的知识。较剧烈的振动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原因,因此使学生充分理解振动的效果对于在工程声学与环境声学方面进行噪声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建筑声学

本课程的研究封闭空间(如:音乐厅和民用建筑)中的声学问题,介绍波数、房间中的振动模、混响、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散射和漫射、吸声材料、噪音控制、声传输损耗等概念和参数。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会学习掌握研究封闭空间声学参数的分析方法。


声学建模

建模已经成为声学设计必备的技能。本课程介绍目前常见的声学设计中用到的建模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使用专业建模软件及自己编写计算机程序,学生们会对于各种不用声学环境练习建模的技能。本课程很大一部分学时用来对学生在《声学测试(二)》课程中的项目进行建模,因此这两门课必须同时选修。


人声的艺术

舞台表演、录音和媒体行业中都需要表现优秀的人声。为了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的人声,需要演员、音响师、甚至包括音乐厅设计方面的工程师一起合作。本课程介绍了与人声相关的问题,包括人声的音色、语言学、语言清晰度、掩蔽效应(如:声乐演员被交响乐队掩蔽的情况)等,以及改进人声音色的可能方法。教师会现场演示各种人声音色,并通过视频、音频展示各种相关声音效果。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方言体系,中国拥有众多不同风格的传统表演艺术。本课程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民乐、中国舞等。它们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哲学与审美。本课程也把中国表演艺术与西方艺术做了比较,并介绍和讨论了文化背景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语言学和声学方面的问题)。